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文章

在哈氏可磨性指数(HGI)测定与应用中,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测定准确性偏差和实际应用不匹配两大类,具体如下:

更新时间:2025-09-09点击次数:

一、测定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

 

1. 样品制备不规范:样品粒度不符合标准(需全部通过0.63mm筛、留存0.315-0.63mm粒度)、未充分干燥(水分会增加颗粒黏性,导致HGI偏高),或样品混合不均(含矸石、杂质会使HGI偏低),均会直接影响结果。

2. 设备状态异常:研磨机的研磨碗、钢球磨损(导致研磨效率下降,HGI偏小),或电机转速偏离标准(通常为20±1r/min),以及筛分用的80目筛网堵塞、破损(导致筛下物称重不准),都会造成测定误差。

3. 操作步骤偏差:未按标准进行“预研磨”(去除样品内应力)、研磨时间不足/过长,或称重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(样品吸潮影响重量),也会导致结果不准确。

 

二、实际应用中的匹配问题

 

1. 指标与煤种不匹配:同一种HGI值的煤,若挥发分、水分差异大,实际研磨难度可能不同(如高水分煤即使HGI高,也易黏结堵塞磨煤机),仅依赖HGI选型易导致设备适配性差。

2. 与磨煤机类型不兼容:HGI是基于“哈氏研磨机”(模拟球磨机)测定的,若实际使用的是中速磨、风扇磨,其研磨原理不同,HGI的参考价值会下降(如中速磨对煤的硬度更敏感,HGI低的煤可能更难磨)。

3. 长期使用后的指标失效:煤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氧化、风化(导致硬度增加,HGI降低),若仍按初始测定的HGI调整磨煤机参数,会导致研磨效率下降、电耗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