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文章

关于煤炭灰分偏高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建议

更新时间:2025-09-08点击次数:

煤炭灰分是衡量煤炭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,灰分偏高不仅会降低煤炭燃烧效率,增加能耗与污染物排放,还可能对锅炉、气化炉等设备造成磨损,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性,需从成因分析、危害评估及应对措施三方面系统解决。

 

一、煤炭灰分偏高的主要成因

 

1. 原煤自身品质问题:部分煤矿开采的原煤先天灰分含量高,如煤层中夹杂较多矸石、泥沙等杂质,且洗煤环节未充分脱灰,导致成品煤灰分超标。


2. 开采与运输污染:开采过程中若未严格分离矸石与原煤,或运输、储存时混入土壤、粉尘等外来杂质,会进一步提升煤炭灰分。


3. 洗选加工不彻底:洗煤工艺落后、设备老化,或洗选参数(如分选密度、洗选时间)设置不合理,无法有效去除原煤中的无机杂质,导致灰分控制失效。

 

二、煤炭灰分偏高的核心危害

 

- 降低能源利用效率:灰分作为不可燃成分,会占据煤炭燃烧空间、消耗热量,例如灰分每升高1%,煤炭发热量约降低200-300kJ/kg,直接增加企业用煤成本。


- 加剧设备损耗与故障:高灰分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灰渣硬度高,长期冲刷锅炉受热面、管道内壁,易造成设备磨损、堵塞,缩短设备使用寿命,增加维修停机频率。


- 增加环保处理压力:灰分偏高会导致燃烧过程中烟尘、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上升,企业需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脱硫、除尘设备运行及灰渣处置,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。

 

三、解决煤炭灰分偏高的应对措施

 

1. 源头把控原煤质量:与优质煤矿建立长期合作,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灰分指标(如动力煤灰分控制在15%以下),到货后严格抽样检测,不合格原煤坚决退货。


2. 优化洗选加工工艺:升级洗煤设备,采用重介分选、浮选等高效洗选技术,根据原煤特性调整洗选参数,提高矸石、杂质去除率,确保成品煤灰分达标。


3.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:开采环节采用机械化分选技术,实时分离原煤与矸石;运输、储存时做好防雨、防尘措施,避免杂质混入;使用前对煤炭进行破碎、筛分,进一步去除大块灰渣。


4. 探索替代与节能方案:若高灰分煤炭难以避免,可搭配低灰分煤炭混合燃烧,平衡整体灰分水平;同时改造燃烧设备,采用高效燃烧技术,减少灰分对燃烧效率的影响,降低综合能耗。